为确保登载文章的质量,便于与作者联系,缩短审修周期,加快出版进度,特请广大作者投稿时注意以下要求:
(1)来稿原则以电子版word形式通过E-mail:chinacoatingnet@vip.163.com方式投递。
(2)投稿应注明作者详细联系方式:工作单位、地址、邮编、有效联系电话、E-mail及某一作者的身份证号。
(3)审稿周期为2个月,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。来稿请自留底稿,稿件未被录用,本刊恕不退稿。
(4)对所录用稿件有进行编辑处理及摘要发表的权利,作者如不同意请事先声明。
文章须包含以下内容,参照格式如下:
标题 (简洁准确,不宜使用缩略词,避免出现“研究、分析”等词)
作者署名、作者工作单位、所在城市、邮编 (工作单位到二级单位,单位应著录全称)
作者简介 姓名(出生年–),性别(民族,汉族可省略),籍贯。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(籍贯以后各项任选)等信息。(第一作者须提供)
基金项目 注明基金项目名称,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。
摘要 [应包含重要结果数据(注意数据一致性)约300~400字。(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、方法及研究结果和结论,不应包含研究背景信息或评论性文字;不得引用文中参考文献、图号和公式号;尽量用具体数字说明该项工作取得的进展或成效;建议采用“对……进行了研究”、“报道了……现状”等,不必使用“本文、作者”等作为主语;缩写词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全称,同行熟知的常用设备名词可直接用通用缩写词;如可能提供重要结果数据)
关键词 (选取5~8个关键词;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)
英文基本信息 [包括:标题、作者署名、工作单位、摘要、关键词。英文摘要:按照研究目的→方法(过去被动态)→结果结论(现在时态)顺序,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、数字及顺序应一致;删繁从简,尽量用短句并避免句型单调;注意冠词用法,不要误用或随意省略冠词;文摘词语拼写,用英美拼法均可,但要保持全文统一;其他要求同中文。
正文 以第三人称角度叙写,各节序号采用1 XXXX,1.1……,2……,2.1……形式;
正文应包含以下4个部分:
0 前 言
应简单介绍课题的研究背景,引述该领域国内外同行已经取得的研究进展,以说明本文的选题意义和创新点所在。应尽量准确、清楚且简洁地指出所探讨问题的本质和范围。注意引用文献的时效性。内容不应与摘要和结论雷同。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,应注意用词的分寸,不宜使用 “填补了国内外空白”、“首次发现”等不适词汇。
1 实验部分
一般来说,该研究的全部实验描述应统一放到该实验部分中(单纯研究实验方法除外),实验设备需注明型号及生产厂家,常用设备名词可用缩写词。对实验步骤每个细节的描述应精确和可信(具有可重复性)。注意:(1)研究对象的成分含量应使用国际标准含量质量分数、质量比、体积分数等,注明单位。(2)实验曲线上的数据点不少于5个。(3)性能测试采用国标时,国标加参文号,并列入参考文献中(如:GB/T 1040—2006[X])。
2 结果与讨论
对数据来源、图表计算的描述应精确,真实和可信。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充分比较和分析讨论,使读者清楚地了解本文研究结果的意义或重要性。
注意:(1)避免在结果讨论前重复描述实验方法,全部实验方法的描述应统一放到“实验部分”中。(2)文中只附必要的图表,图名、表名请以中英双语注出,图表不能重复。
3 结 语
只写结论,其他背景、方法不必赘述,分点总结,结论应以(1)、(2)……形式列出重要结果结论(包括重要结果具体数字)。
参考文献
参考文献依序列出,并在文中引用的具体位置以上标形式标注出该参考文献序号。
各类参考文献录入格式如下(此部分所有标点均采用英文半角格式):
期刊:[序号]作者.题名[J].刊名,年,卷(期):起止页码
专著:[序号]作者.书名[M].出版地:出版社,出版年
论文集:[序号]作者.题名[C]//论文集名.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
学位论文:[序号]作者.题名[D].保存地:保存者,保存年
标准:[序号]标准编号,标准名称[S]
专利:[序号]专利所有者.专利题名[P].专利国别:专利号,出版日期
本刊已加入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》、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、万方数据资源系统、《中国知网》等数字化期刊群,本刊已许可上述合作单位以数字化方式复制、汇编、发行、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。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上述合作单位著作权使用费,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。如有异议,请在投稿时说明,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。未经许可不得转载,转载须注明出处。
联系方式:《中国涂料》编辑部
电话/传真:010-62252368
E-mail:chinacoatingnet@vip.163.com